位于距波斯波利斯不远处的扎格罗斯山脉边缘,一片陡峭崖壁出现在地平线上,这里就是当地人称纳克什•鲁斯塔姆(Naqsh-e Rostam,陵墓本身叫Nicropolis)的波斯帝陵。四座巨大的十字形陵墓开凿在30米高的悬崖之上,这种形制起源于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十字型的外观象征拜火教的四大元素,在中央开口处内部曾经安放着帝王的石棺,但现在已无迹可寻,空荡的陵墓俯瞰着脚下萨珊帝王的胜利浮雕与拜火教神庙。这里没有波斯波利斯般繁复的装饰,但却以原始的力量感处处宣告着帝国的力量和野心。
这四座十字形陵墓分别属于:
图1. 大流士一世(Darius I, B.C. 521–B.C. 485 在位, 波斯千古一帝,波斯波利斯的主要建造者);
图4. 薛西斯一世(Xerxes I, B.C. 485–B.C. 465 在位, 大流士一世之子,曾远征希腊);
图6. 阿尔塔薛西斯一世(Artaxerxes I, B.C. 465–B.C. 424 在位);
图8. 大流士二世(Darius II, B.C. 423–B.C. 404 在位)。
每个陵墓上方都雕有拜火教主神阿胡拉·马兹达像,代表着君权神授。
目光下移,悬崖底部的浮雕则瞬间将人拉入萨珊王朝。其中最震撼的一幅属于萨珊战神沙普尔一世(图3),雕刻中可以看到这位君主骑在战马上,脚下跪着被俘的罗马皇帝瓦勒良,一旁是被他击败的罗马将领菲利普。浮雕中罗马皇帝屈膝的细节,印证了波斯文献《列王纪》中“沙普尔三次击溃罗马大军”的史诗叙事,也与佐西姆斯在5世纪编写的罗马史书《新历史》(Historia Nova)中记载瓦勒良被俘,罗马为了赎回皇帝支付巨额赎金的事件互相吻合。
陵墓正前方有一座立方体石质建筑(图10),被认为是萨珊王朝皇室专属的拜火教神庙,用于保存圣火或存放重要文献。其无窗的设计与精确正对北极星的方位,显示了古波斯天文学与宗教仪式的精密结合。
东侧崖壁上,一道未完成的凿痕则让人陷入无尽争论中(图11)。考古学家普遍认为这应该是属于阿契美尼德末代君主大流士三世的未完工陵墓。在亚历山大大帝攻占波斯核心地区后,大流士三世试图逃亡至现阿富汗的巴克特里亚,但在途中被地区总督贝苏斯刺杀,这也让他的遗体未能归葬帝陵。不知这道凿痕,是否还在等待他永远也不会回来的主人? 亦或是也在为数千年前阿契美尼德帝国的猝然终结而感到叹息?
#波斯 #伊朗 #失落的文明 #世界文化遗产地 #历史的痕迹 #历史遗迹探寻 #波斯帝陵 #小众旅行目的地 #阿契美尼德 #萨珊 #亚历山大大帝 #人类历史 |
|